車用級Linux車聯資訊系統加速崛起
關於EBIX
亞太電信成立於2000年,由原母公司「亞太固網寬頻(原名東森寬頻電信)」陸續於2007、2011年合併旗下子公司「亞太行動寬頻」、「亞太線上」建立而成,以達到整合寬頻固網(Broadband Fixed Lines)、寬頻行動通信(Broadband Wireless)與寬頻網際網路(Broadband 台灣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Internet)等三大寬頻事業的終極目標,具體落實固網、行網匯流FMC策略;同時透過「整合、創新、速度」三大核心競爭優勢,積極提昇企業營運效能與產業競爭力。
EBIX網路交換中心藉助新一代網路傳輸技術,建構亞洲Terabit exchange center, 提供國際及國內 二類電信、固網以及無線電信業者 IP網路交換,提供品質良好的交換服務,本交換中心之特色列舉如下:
充裕的對外連結頻寬:
EBIX擁有充足的聯外頻寬,用戶不論連到國內國外,都能夠暢通無阻,目前除與國內20個以上ISP連結,及對外連結國際IP網域外,並計劃以over 10 Gigabits 連結國際各主要網域及網路服務業者,這些頻寬優勢提供EBIX更具優異的網路品質與資料交換機制。
多重之網路傳輸功能:
除一般SDH及ATM網路傳輸服務外,本中心也提供客戶以新一代乙太光纖(Optical Ethernet)網路傳輸架構與EBIX做交換界接,EBIX所建置的乙太光纖的傳輸技術擁有建置快速、維護簡易、成本經濟等多項優點優點;同時 EBIX除支援一般Fiber、UTP數據電路連結服務外,亦可因應out-of-band管理需要,配合協助語音電路申裝、協助跳接服務。 充裕的對外連結頻寬:
多層的資料交換能力:
多層的資料交換能力﹕目前全球交換機制皆以OSI第二、三層的網路交換技術為基礎發展,而EBIX提供用戶IP交換轉送服務,目前是以Ethernet作 為第二層之交換協定,而第三層則以網路協定Ipv4作為網路協定,路由交換協定以BGPv4/OSPF為主,及進行新世代傳輸技術與網路協定IPv6的相 關研究計劃與服務規劃。
穩定的路由網路設備:
以全球最大路由器硬體廠商(Cisco)的高階網路設備 (GSR serial)作為主要核心網路的IP交換與路由資料表的運算,提供連結夥伴高效率與穩定的網路資料交換以及路由管理機制。
台湾网际网路交换中心 -->
> > This page is based on a Wikipedia article written by contributors (read/edit).
Text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SA 4.0 licens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Images, videos and audio are available under their respective license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Suggest as cover photo
Would you like to suggest this photo as the 台灣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cover photo for this articl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Thanks for reporting this video!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An extension you use may be preventing Wikiwand articles from loading properly.
If you're using HTTPS Everywhere or you're unable to access any article on Wikiwand, please consider switching to HTTPS (https://www.wikiwand.com).
An extension you use may be preventing Wikiwand articles from loading properly.
If you are using an Ad-Blocker, it might have mistakenly blocked our content. You will need to temporarily disable your Ad-blocker to view this page.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台灣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台灣網際網路交換中心(英文:Taiwan Internet Exchange,縮寫:TWIX)是一家位於台灣的互聯網交換中心,設址於台北市中正區信義路一段21號數據通信大樓六樓TWIX機房,由中華電信於1997年11月26日開始負責對外營運。.
域名注册局
域名注册局(domain name registry;也称域名注册数据库等)是顶级域名下注册的域名的数据库。注册数据库操作者(registry operator,也称注册操作者),即网络信息中心(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NIC)是互联网域名系统(DNS)的一部分。它保存了域名的数据,并生成区域文件,以转换域名到IP地址。每个NIC都是一个组织,它管理顶级域名下的域名注册,负责控制域名分配政策,在技术上运作顶级域名。因此它和域名注册商(domain name registrar)有明显的不同。 管理域名的最高级别的是互联网号码分配局(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ANA),它管理根域名服务器的数据,从而管理DNS树。IANA也管理像.int、.arpa和一些争议性域名如root-servers.net等。 IANA委托了所有的域名给域名注册局管理,比如VeriSign。 台灣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ountry code top-level domains,ccTLD)被IANA委托给国家性的域名注册局来管理,比如德国的DENIC、英国的Nominet、中国大陆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等。.
台北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台北網際網路交換中心(英文:Taipei Internet Exchange,縮寫:TPIX)是一家位於台灣的互聯網交換中心,設址於台北市內湖區陽光街250號,由是方電訊負責營運。於2002年1月25日通過TWNIC【第十三次IP位址及網路協定委員會】IX認可之審核,2002年3月正式成立對外運作。.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亞太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亞太網際網路交換中心(英文:Eastern Broadband Internet Exchange,縮寫:EBIX)是一家位於台灣的互聯網交換中心,設址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由亞太電信負責營運。 於2003年3月31日通過TWNIC認可IX之審核,為台灣繼台灣網際網路交換中心(TWIX)、台北網際網路交換中心(TPIX)及中華民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TWNAP)後成立的第四家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亞太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英語:Asia Pacific Telecom,縮寫:APTG,簡稱亞太電),是台灣五大電信業者之一。原名為亞太固網寬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擁有寬頻固網(Broadband Fixed Lines)、寬頻行動通信(Broadband Wireless)與寬頻網際網路(Broadband Internet)三大寬頻事業。.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英語:SYSTEX Corporation,)是台灣資訊服務廠商,成立於1997年;2007年1月合併永豐餘集團成員「精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後,英文名稱改為SYSTEX Corporation,成為擁有2000位員工、營運版圖橫跨兩岸三地與東南亞的大型資訊服務公司。 精誠資訊成立於1997年,早期以代理網景、甲骨文等產品為主要業務。2007年1月1日與「精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併,居台灣服務業前一百大企業,為國內跨足兩岸三地及東南亞的亞洲區域級資訊服務集團公司。 精誠資訊於1997年創立奇摩站,2000年被雅虎公司收購後整併為Yahoo!奇摩。.
遊戲橘子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amania Digital Entertainment),簡稱遊戲橘子、遊戲橘子集團、橘子集團,成立於1995年6月12日,為台灣一家網路遊戲公司,創辦人為劉柏園(亦為現任執行長),以經營網路遊戲「天堂」而崛起。2002年5月21日在櫃買中心上櫃交易()。.
在互联网中,一个自治系统(英文:Autonomous system, AS)是指在一个(有时是多个)实体管辖下的所有IP网络和路由器的全体,它们对互联网执行共同的路由策略。参看中更新的定义。 最初时,该定义要求一个自治系统由一个单一实体管辖,通常是一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或一个拥有到多个网络的独立连接的大型组织,其遵循一个单一且明确的路由策略。参看,边界网关协议(BGP)的初始定义(现已废止)。由于多个组织可使用各自私有的自治系统编号来与同一个将它们连接到互联网的ISP之间运行BGP协议,因此得到较多应用的是中较新的定义。尽管ISP支持了这多个自治系统,但对互联网来说只能看到该ISP的路由策略。所以ISP必须具有一个公开且正式登记的自治系统编号(ASN)。 用于BGP路由中的每个自治系统都被分配一个唯一的自治系统编号(ASN)。对BGP来说,因为ASN是区别整个相互连接的网络中的各个网络的唯一标识,所以这个自治系统编号非常重要。互联网地址分派机构将64512到65535的ASN编号保留给(私有)专用网络使用。.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FreeBSD
FreeBSD是一个类Unix的操作系统,也是FreeBSD项目的发展成果。FreeBSD是第一个开放源代码的系统,他是由基于BSD Unix的源代码衍生而来的。BSD Unix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1975年至1993年开发的操作系统。FreeBSD被开发为自由软件,这意味着其源代码开放,人人都可以使用FreeBSD。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并使用它来满足各种需求,也可以修改它,然后再重发布它。此功能专为个人和公司量身定制,可用于创建各种基于FreeBSD的商业和非商业产品。尽管FreeBSD直接从BSD衍生,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FreeBSD并不是“UNIX”。因为现在“UNIX”商标是属于国际开放标准组织的。FreeBSD的第一个版本于1993年发布。 FreeBSD是一个支持许多硬件和体系架构的企业级系统。和其他BSD家族的操作系统一样, FreeBSD其核心、驱动程序以及所有的用户层(Userland)应用程序(如Unix shell和cat和ps等命令)都存储在源代码库中。FreeBSD也可以运行其他二进制软件,比如Linux的。借助ports和FreeBSD软件包管理器,你可以在其上安装各种应用程序。根据2005年的调查,77%的BSD用户使用FreeBSD,因此FreeBSD拥有BSD系列中最大的用户社区。 在今天,个人和企业都将FreeBSD用于多种用途,包括Yahoo! 苹果,Juniper网络公司,诺基亚,IBM, Yandex的,Apache软件基金会,Hotmail,索尼和许多其他用途。.
是方電訊,成立於1991年,2000年與美國(AboveNet Communications, Inc.)合作「」,2006年成為中華電信的關係企業。主要經營IDC機房服務,數據網路服務,語音通信服務(070網路電話及企業語音節費方案)及雲端應用服務。 是方電訊經營之電信中立機房,為國內外知名之海纜交換中心,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及語音交換中心,同時是方也是提供各種雲端應用之服務中心。.
新世紀資通
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是互联网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者,其设备和软件产品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网络系统。公司成立于1984年,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对教师夫妇,计算机系的计算机中心主任列昂纳德·波萨克(Leonard Bosack)和商学院的计算机中心主任桑德拉·勒纳(Sandy Lerner)。 夫妇二人设计了叫做“多协议路由器”的联网设备,用于斯坦福校园網路(SUNet),将校园内不兼容的计算机局域网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这个联网设备被认为是联网时代真正到来的标志。 思科主要产品与业务包括包括宽带有线产品、网络管理、光纤平台、路由器、交换机、网络安全产品与VPN设备、网络存储产品、协作终端、视频会议系统、IP通信系统、无线产品、超融合基础架构、全数字化网络架构等,致力于为制造、医疗、教育、交通、政府等广泛的行业与部门提供网络与全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社会实现安全互联,把握未来的数字化机遇。.
重定向到这里:
这是用作概念图的基础的大型在线心理地图。 它是免费使用,每篇文章或文档可以下载。 它是一个工具,资源或学习,研究,教育,学习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以由教师,教育工作者,学生或学生; 对于学术界:学校,小学,中学,高中,初中,大学,工科学历,大专,本科,硕士或博士学位; 对于论文,报告,项目,理念,文档,调查,汇总,或论文。 这里的定义是,说明中,描述,或每显著在其上需要的信息的含义,并且它们的相关概念,作为词汇列表。 可在中文, 英文, 西班牙文, 葡萄牙文, 日文, 法文, 德文, 意大利文, 台灣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波兰文, 荷兰文, 俄文, 阿拉伯文, 印地文, 瑞典文, 乌克兰文, 匈牙利文, 加泰罗尼亚文, 捷克文, 希伯来文, 丹麦文, 芬兰文, 印度尼西亚文, 挪威文, 罗马尼亚文, 土耳其文, 越南文, 한국어, 泰语, 希腊语, 保加利亚语, 克罗地亚语, 斯洛伐克语, 立陶宛语, 菲律宾人, 拉脱维亚语, 爱沙尼亚语 和 斯洛文尼亚语。 更多语言很快。
台灣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車用級Linux車聯資訊系統加速崛起
5G、毫米波雷達和UWB加速自駕車佈局
[智慧城市展]亞旭三網齊發一次看 人流辨識現場體驗
車聯網進化的驅動力
中保科集團進軍電動車充電樁市場 加入MIH聯盟積極布局
TWNAP 於2002年1月25日參加 TWNIC 主辦的交換中心認可審核,TWNIC 30日公告 TWNAP 已正式通過成為認可的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TWNIC 表示凡通過認可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將發函告知交通部電信總局、ISP業者及固網業者,且於每季網際網路連線頻寬圖表中以交換中心之圖示呈現。連接至已通過認可交換中心之線路費用,TWNIC 亦將協調各固網業者予以優惠價方式提供。
本次審核主要是依據IXTF ( Internet eXchange Task Force ) 擬定的『網際網路交換中心運作參考規範』。當中對於交換中心的基礎設施、網路架構、互連政策、業務範圍及客戶服務等方式有嚴謹的規定,TWNAP 皆符合IX 的條件而正式成為國內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TWNAP 中文名稱為中華民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 Taiwan Network Access Point ) 暨網達國際資訊股份限公司,成立於民國八十六年九月,主要經營國內資料交換服務 ( Peering Service ) 及出國頻寬之資料轉送服務,提供 ISP 業者中立、開放的資料界接及轉運的中心節點功能。
目前與TWNAP交換中心互連的合作夥伴( Peering Agreement ) 國內著名的有台灣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TWIX )、數位聯合( Seednet )、東森國際 ( ETWebs )、和信超媒體 ( Giga )、教育部 ( TANet ) 等數十幾家;連外頻寬部分有4條T3 ( 44.736 Mbps*4 )分別透過Teleglobe、Worldcom、全球光網 ( AGC )及中華電信TWGate 作國際資料交換。
現在,TWNAP 交換中心除了提供ISP 業者服務外也將中立性的為固網業者之間作相互資料交換連結,並以光纖電路連接另一座交換中心TWIX,架構彼此間的備援、流量引導機制,以提供國內ISP及固網業者穩定的服務平台。中華民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並積極與其他國外交換中心建立直接路由,提供國內ISP業者連接國際網路路由,以利國內網際網路使用者有更安全與穩定之網路環境。